86歲的阿榮伯( 化名) 是名老農,有塊5 分大的田,就在苗栗明德水庫旁。從頭屋街上要開15 分鐘的車,繞過蜿蜒曲折的山路才能到達。田對面是阿榮伯的祖傳老厝,外頭院子堆滿了薪柴,是拿來燒飯與洗澡用的。乍看還以為時光倒流,回到50 年代。
阿榮伯直到70 歲才與印尼籍的太太阿蓮( 化名) 結婚,兩人育有2 女1 男。「大女兒不是我的,阿蓮嫁來時就有了。」他說。阿蓮有智能障礙,已經16 歲的大女兒小如( 化名) 也有同樣的問題。
母女倆還患有精神疾病,有輕生傾向,曾發生喝農藥、喝清潔劑、割腕等狀況,讓阿榮伯傷透腦筋。還好15 歲的次女小雯與8 歲的么兒小昱( 皆化名) 一切正常。
不行啦 我女兒會割腕
阿榮伯的田裡種了枇杷樹、茶樹,與龍眼樹,還有些青菜。他年紀大了,現在灑水與套袋,都得靠孩子們幫忙才能完成。約4 年前,一個養蜂人阿彥( 化名),跟阿榮伯借地擺蜂巢。孩子們鮮少看到外人,一直纏著阿彥玩。
從與阿榮伯的互動中,阿彥發現這家人生活困苦,因此不時提供金援,也邀請孩子們到自己的教會聚會。「不行啦,我女兒會割腕。如果她去,我太太也會跟著去。這樣就要叫計程車,很麻煩。」阿榮伯說。
阿榮伯年輕時因扛木柴和稻穀,弄傷了腰,現在只要腰一挺就痛,走路都得彎個45 度。機車是他的代步工具,但身體壞成這樣,要獨自騎下山都有問題了,何況是載小孩去教會。
眼看這樣下去不是辦法,阿彥便回教會求救,透過苗栗聯禱會發出信息求助。苗栗頭屋1919 服務中心(台灣基層福音差傳會頭屋教會)的田南芝牧師得知後,立刻聯繫阿榮伯住處的村長,在大家齊心說服下,他才願意讓孩子來教會的陪讀班。但是搭程計程車,單趟就要300 元,阿榮伯實在無力負擔。幸好服務中心會幫忙接送孩子,孩子們才得以到陪讀班。
兒子康復了 太太就過世
田牧師表示,小如是需要高度關懷的孩子,除了常輕生,學習力也不佳,還不時在上課時溜出去遛達。「大家都很無奈,怕逼太緊,她又發生什麼意外。有一次在學校,她就因為壓力太大,從2 樓往下跳。」
小雯國小時英文數學都不錯,但升上國中後,成績就直直落。加上姊姊狀況多,家裡的工作都漸漸轉移到她身上,洗衣、燒柴、煮飯等,都得由她來扛。「她很聰明,會學姊姊,故意出一些狀況,降低爸爸的信賴感,免得家事都交落到她頭上。」田牧師說。
兒子小昱有雙大眼睛,話不多,雖有輕微的學習障礙,但是爸爸的好幫手。阿榮伯膝蓋不行了,幫枇杷套個袋,就痛到吃止痛藥,所以現在多是小昱在幫忙。
2 年前小昱心臟出問題,需立刻開刀,但家裡根本沒錢。還好田牧師立刻替阿榮伯申請了2 萬2千元的1919 急難金,讓他能支付醫療、交通費用,與住院期間的外食費。
因即時開刀,小昱很快便康復了。但他才恢復, 阿蓮就因肺病過世了。阿榮伯說:「她就愛抽煙,怕我發現,有時凌晨3、4 點還會跑到龍眼樹下偷抽,留下一堆煙屁股。」
把田賣了 搬到市區
「阿榮伯的太太過世了,他又老又病,孩子又小,一家四口就靠他務農,加上老農津貼與家扶補助過活,生活真的很苦。所以勸他把田賣了,搬到市區,除了就醫方便,也不用煩惱孩子的教育問題。」
「但他剛開始都回絕,可能是怕賣到低價吃虧吧。」但經田牧師多次相勸,分析各種利弊後,阿榮伯才慢慢改變。「好啦,但是我只想賣田,祖厝要留下來。我也不想住市區,就在獅潭附近找個老房子就好了。」
「阿榮伯雖老,但很關心孩子。現在他肯開始想就好,我得趁他腦筋還清楚時,把這件事處理好。否則哪天他精力衰退,無心力處理時,3 個孩子怎麼辦?」目前田牧師正積極聯絡法扶等社福單位幫助,希望能盡快幫阿榮伯處理賣地與搬家的事。「他們若能搬到平地,我也才能就近照顧,對他和孩子都好。」田牧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