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說明 需要幫助的朋友 捐款好禮介紹 我要捐款 溫馨小故事 邀請好友
   
   
家扶基金會是一個關懷弱勢兒童及其家庭的國際性非營利組織。從早期接受國外資助,到成為自給自足的兒童福利機構,始終秉持為弱勢兒童、少年及其家庭服務的願景和使命,並致力於貧困兒少與家庭服務,以及兒少保護服務,包括預防、安置、處遇追蹤等。
   
博幼基金會成立的目的,是在幫助偏鄉弱勢家庭(貧困、單親等家庭)的孩子,以「不能讓窮孩子落入永遠的貧窮」理念,董事長李家同校長自民國92年起成立博幼基金會,透過「課業學習扶助」為途徑,在全台灣偏遠的17個中心,每天幫3500位弱勢孩子提供免費課業輔導服務,透過教育與社工輔導的方式,幫助孩子及家庭縮短資源不均造成之學習落差,進而協助弱勢、原住民家庭脫離貧窮及預防犯罪。
   
「財團法人脊髓損傷社會福利基金會」源自 1995 年潛能發展中心,其致力於協助脊髓損傷者生理、心理及社會性的重建,讓無數脊髓損傷朋友從長期臥床的狀態走出家門,再到有能力與信心重返職場與社會。近年來還積極培訓許多傷友成為第一線的醫訪員,穿梭在各大醫院針對需要幫助的新傷友,即時給予關懷協助幫忙解決脊髓損傷後面臨的問題。更連續兩屆 (共六年) 榮獲台北市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評鑑優等,2019 年 10 月更升格成為服務脊髓損傷身障者的唯一全國性組織。防疫期間更針對傷友的健康衛教擬定宣傳策略,種種努力備受各界一致肯定。
   
孩子的書屋在台東深耕弱勢孩童的教育,今年邁向第20年,目前有九間書屋,共計照顧14個社區,約250位孩子。
創辦人陳俊朗先生,陳爸,在1999年從台北回到故鄉台東,陪伴自己的孩子和週遭被家庭、學校所忽略的孩子們,寫作業、學吉他、練拳、騎腳踏車。書屋天天年年的陪伴,讓這群孩子不用再擔心肚子餓了沒飯吃,衣服穿不溫暖、受了委屈沒有人可以說說心裡話。讓孩子享有本該擁有的童年,重回學習軌道、磨練身體與意志,成為一個健全完整的人,書屋因此成為孩子們的第二個家。
長久服務的過程,書屋察覺到陪伴孩子的同時也要扭轉大人,於是成立社區服務組,深入社區,也透過農產業和營繕造屋等實作,調整社區家長的心態,協助改善生活環境。 如今,書屋從教學、運動、音樂、農業、營繕、社區服務等等面向來服務。讓偏鄉多一個選擇,多一點機會,不用自我放逐,能擁有一個可以期待與努力的未來。
   
原聲有夢—讓世界聽見玉山唱歌
「在都市裡,多一個知識份子,或是多一個菁英,沒什麼了不起。可是在山上的部落裡,只要多一個知識菁英,就多一份力量,能夠改造整個原住民社會。」-- 原聲音樂學校總指揮 馬彼得校長
社團法人台灣原聲教育協會於97年4月成立,宗旨有二:
1.發掘並培育原住民菁英人才,成為部落典範,並回饋造福部落。
2.培育世界級合唱團(好比是台灣的維也納合唱團),以保存傳揚部落藝術文化。
   

1991年,沒有社會捐款和財團支持,「愛盲文教基金會」由雙眼全盲的鄭龍水先生和一群關懷視障者福利及文化教育的熱心朋友們一同成立。
原本隸屬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八十六年底改制為全國性的社福團體,成為國內第一個提供視障朋友文教、職訓、視障福利政策等,全方位服務視障的基金會。九十五年底,經主管機關許可,申請改制成為「愛盲基金會」。主管機關由教育部改為內政部,會務內容由推動視障文教相關事務,拓展為推動視障及弱勢團體社會福利事務。

   

伊甸基金會投入早期療育服務30年,每年幫助超過2.2萬位發展遲緩兒,是全台服務最廣、歷史長久、偏鄉服務據點最多的單位,透過專業早療資源整合,提供日間托育、時段療育、到宅療育及社區兒童發展篩檢活動等服務,協助孩子克服遲緩關卡,為家長「賦能」,提升教養經驗與相關能力,陪伴慢飛家庭突破重重挑戰!

   
   

俗語以「一暝大一吋」來形容孩子的成長,但對於罹患先天性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rta)的「玻璃娃娃」們,反倒是全身骨頭「一暝斷一截」的病痛,伴隨到他們「長大」。由於先天性遺傳基因的缺陷引起「第一型膠原纖維」病變造成骨骼強度耐受力變差,容易脆弱骨折,有些在子宮內的胎兒階段便產生骨折、嚴重者在嬰兒出生不久後即夭折,成長只後的身高也不超過100公分,他們的生命的確脆如玻璃…。

   

俗稱「漸凍人症」的「運動神經元疾病」(ALS/MND)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侵犯患者的神經元系統,罹患運動神經元疾病的漸凍人,不但手腳不能活動,也會漸漸喪失說話的能力,最後全身癱瘓、吞嚥困難、呼吸衰竭,卻再也無法發出聲音去求助,只能以眼神與週遭的人溝通…著名的「黑洞理論」與「時間簡史」的作者─英國天文物理學家霍金博士,就是罹患漸凍人症。協會希望能推動成立「ALS專門門診」、成立「全台醫護服務網」、成立尊重個別需求的「人性化漸凍人照護示範中心」以及推動科技輔具之研究。

   

癌症≠絕症,但抗癌要成功,除了精進醫療,疾病照護的資訊、支持與資源更缺一不可!癌症希望基金會自2002年起,由護理師、社工、營養師,不僅提供癌友及家屬-疾病、治療、營養衛教,假髮、頭巾、義乳租借配置,情緒抒發管道的建立,更透過營養品補助、急難救助及助學金等資源的注入,盼讓全台55萬病友逆轉抗癌人生、往更好的明天出發!

   

就在2000年時,一位結節家屬—虎子媽媽,為了兒子的疾病透過醫療網,協尋到同樣是罕見疾病--結節硬化症(簡稱TSC)的家屬。經由大家熱心的奔走及連繫,將一個個的家庭串連起來;當時還透過醫生、罕見疾病基金會及媒體的傳播力量,促使「結節硬化症聯誼會」的成立,因而組成了TSC的大家庭。將患者家庭分為北、桃竹苗、中、南四個區,各區有一位召集人由家屬擔任,協助會務推行及進行各區家庭的聯繫;四年中舉辦許多的聯誼活動,彼此互相關懷和交換經驗,使得TSC病友不再感到孤獨。

   

自民國七十一年起,癌症已經成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位,罹癌患者年齡層亦有逐年下降之趨勢,多數病人在診斷時已近晚期,且常因無法有效治療而導致死亡。為有效降低國人罹癌率,提昇國人健康品質,致力推動全民飲食防癌之觀念,在已故總統府資政蔣彥士、立法院長王金平、中央研究院院士彭汪嘉康、國家衛生研究院台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賴基銘主任、以及醫界人士的奔走下,加上一群視全民健康防癌工作為己任之企業界的熱心贊助,「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於民國86年正式成立。

   

1999年9月協會在一群熱心推動本地社區照顧人士推動下成立,希望推動本地孤苦病老鄉民居 家照顧服務、衛生教育病提昇蘭嶼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協會突破傳統禁忌招募居家關懷志工並經過基本照顧訓練後開始關懷訪視,提供 送食、身體清潔、健康監測及居家環境清潔等服務,至今已經正式服務超過3000人次。協會的經費是靠著紀錄片播放和許多朋友的捐款,所以也從來沒有給志工任何津貼。能讓協會繼續維持最大的力量除了宗教,還有志工極高的自主性,即便沒有錢給他們,但實際下鄉時看到部落的需求,她們可以用同理心去體恤這些人…

   

生活中有許多變故,經常在來不及準備的情況下衝擊我們生命的軌跡。許多因為意外傷害或先天畸形而導致容顏缺陷的朋友,必須去承受比一般人更多的壓力。外觀的缺陷,不僅帶給陽光朋友心理上的痛楚,也造成心理和生活上的適應困難。「陽光」是一個具有人文關懷、專業服務、公信力的社會團體,提供顏面損傷及燒傷者全方位的服務, 使其回歸社會,而您給予傷友的鼓勵和接納,對於「陽光」的支持和認同,無疑地,將會使更多的生命重現曙光。

   

根據國際統計,心智障礙者約占總人口數的百分之二,在台灣則約有十二萬人左右。這些心智障礙者,不但時時刻刻需要父母的關愛、照顧,更需要所有人的接納與協助。 從一九八三年開始,台灣各地的智障者家長紛紛站出來,至今已陸續成立了三十七個家長團體,為不能自我表達的智障孩子爭取福利。並於一九九二年,聯合組成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期望一方面能協助心智障礙者及家人,另一方面呼籲政府,早日建立一套完整的心智障礙者生涯照顧政策,使他們能發揮潛能,過著與一般人一樣有意義、有尊嚴的生活。

   

曹慶,只是個台糖退休的小職員,但他卻憑著一股毅力與愛心,在沒有政府和企業人士資助下,他揹個大背包,買了二十幾個乾侉餅,開始走遍全省各地,只向人問三句話:「你知不知道植物人?照顧植物人,你肯幫忙嗎?如果肯,請留下姓名、地址?」就這樣跑了四年,詢問無數個陌生人,絕大多數人當他是「瘋子」、「騙子」,但卻也爭取到七百個「同情點」。以勸募的方式,集資成立了全國唯一一 家專門照顧清寒植物人的財團法人「創世社會福利基金會」。

   

民國76年在台灣種下的一顆服務種籽,如今,善牧已拓展為全國性的服務,全台灣即有40個服務據點,幫助對象包含不幸少女、高危機青少年、中輟學生、受暴婦幼、目睹暴力兒童、未婚媽媽、棄虐兒、單親家庭、新住民家庭、原住民家庭及人口販運被害人等對象……
在善牧的工作中,我們十分重視復原力的價值,幫助當事人自主自救、打斷幻想、停止等待、離開造成傷害的病原體,在傷痛中及時清醒,鎮靜地面對現實,在傷痕中建構正面的生活秩序。我們虔心地希望所有遭遇不幸的個案,都能發揮生命韌性、勇於面對未來的生活,走出生命的陰霾。

   

『關愛之家』源起於20年前,創辦人楊捷因就讀師大美術系的好友-田啟元,感染愛滋而投身進入愛滋世界,扮演起照護愛滋病人的角色。2002年深入大陸建立關愛之家收容愛滋村,幫助父母因賣血死亡而失依的遺孤,從第一個「柘城關愛之家」到「貧困兒童資助計畫」從第一個廣州愛滋病中途之家到目前兩岸共有20個工作點,每月約1000多名愛滋病感染人受益。2002年底成立「社團法人台灣關愛之家協會」。

   
喜憨兒基金會成立於1995年,最大的成立宗旨是讓心智障礙者獲得終身教育與妥善照顧。一般人面對生命中的不完美,或許會選擇隱藏,但我們選擇創造心智障礙者的價值!目前基金會共設有22個庇護工作站(含烘培坊、餐廳、台北、新竹、高雄3個烘培工場)及創新的園藝工作隊,以社區化、正常化及無障礙之工作訓練職場,協助憨兒獲得工作技能,並視個別學員之狀態,轉介至超商、餐廳、清潔公司等一般職場就業。我們呵護這些孩子,讓他們有一技之長,有工作、有尊嚴、有朋友
,同時也開啟一條充滿陽光與希望的人生道路。
   
台灣導盲犬協會的主要目標是推動並建立導盲犬制度,讓台灣的視障者也有使用導盲犬的權利。
長期而言,更希望藉由這種跨越物種的情感與關係,轉化社會風氣,也喚醒大眾對於視障者的關懷及對於動物的愛護。
協會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導盲犬觀念的推廣教育、導盲犬犬種引進及訓練養成、相關立法推動,並且將訓練成功的導盲犬,免費提供給有需要的視障者。
   
基督教救助協會成立於1998年,由孫越擔任創會榮譽理事長,以「重大災難救助」及「社區服務」為兩大重點。與台灣人民一同走過象神風災、921大地震、SARS等重大災難,並透過整合全台灣500多間教會,已訓練的3000多名志工,建立社區型關懷網絡,以協助社區於急難救助、家庭發展與健康社區三方面發展深度的在地關懷服務。
2002年起,基督教救助協會以教會為社區服務中心,開始建構「1919社服暨救助網絡」(1919服務中心)。2003年起,發起
急難家庭救助計劃」,以救助在生活上遭遇急難的家庭。2004年起,發起「弱勢兒童課後陪讀班計畫」透過課業輔導與全人關懷,幫助來自「弱勢家庭」兒童(貧困、單親及外籍配偶)。至2007年12月止,已連續資助超過82班2879人次的弱勢兒童。
   
我們的宗旨:1.宣導乳癌防治的正確觀念。2.加強乳癌相關學術研究。3.協助乳癌病友身心調適。
我們的期許:關懷生命 疼惜女性 追求圓滿
基金會的標誌,圓形橘色的太陽,象徵生命的力量、溫暖與圓滿,翱翔天空的大雁,象徵著生命的健康與快樂。大雁追隨著太陽奔馳,是我們對生命的熱忱與執著,更是我們對生命永恆的探索與珍愛。
我們願意學習大雁的熱忱與奔馳,一步一腳印的彼此互許築夢成真。女性朋友們的健康平安,永遠是我們維護的目標,女性朋友們維繫著所有家庭的生活品質,也都將是我們關懷、疼惜,並期待達成的圓滿。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成立於1997年,為完成抗癌小詩人周大觀「熱愛生命、快樂生活」的遺志,並關愛照顧更多像大觀一樣的癌症、重症孩子,提倡:和自己好-熱愛自己的生命、和別人好-尊重別人的生命、和地球好-維護地球的生命。
我們永續推動「醫院歡樂成長營系列公益活動」,把音樂、歡笑帶進各地重症病房;開辦「生命大學」成長講座,提昇生活品質、注入生命智慧;舉辦「熱愛生命藝術大展」,激勵身心障礙人士,以畫筆、樂器、雕刀揮別陰霾,走向希望;每年舉辦「全球熱愛生命獎章甄選活動」,公開表揚在各生命領域散發熱愛生命精神的生命勇士;成立「大觀病童免費法律服務中心」,免費解決病童各種法律問題,守護病童的權益。
   
1956年,一群來自芬蘭的醫療宣教士,跨洋過海到台灣,設立了恆春基督教醫院,五十三年來,頂著烈日與落山風,默默守護著台灣尾,以全人照顧精神不斷關心在地民眾,將愛付諸實際行動,給予台灣尾居民身心靈的全人醫治。
恆基醫院希望興建「活泉樂齡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長期照顧大樓」,以多元連續性的方式來照顧獨居及逐漸失去自我照顧能力的老人家,並期待透過專業照顧服務員的訓練,增加當地失業民眾就業的機會。
恆基期望您的支持,讓台灣尾的獨居老人家擁有溫暖的家。
   
『若不是上帝讓我難產產下一名腦性麻痺女兒,我的目光永遠不可能接觸到這些急需幫助的父母…』。林寶珍女士有感於當年台中縣並無專門針對心智障礙者設置的機構,在民國82年創辦縣內第一所身心障礙福利機構-「信望愛智能發展中心」。
多年來,信望愛所提供之多元專業服務,備受各級政府肯定,多次榮獲評鑑優等肯定,更以【誠信】、【專業】、【喜樂】的精神為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提供專業的服務與永續關懷。
專業是我們的自「信」、機會是他們的希「望」、支持是大家的關「愛」,信望愛堅信「不一樣的孩子,不一樣的美好」,只要願意,您我都可以是改變身障者命運的溫柔推手。
   
台灣已經步入高齡化社會,老年人的照護問題儼然已成為大眾關心的課題。有鑑於此,華山.創世基金會自民國88年開始,在各地成立「社區愛心天使站」,秉持著「補不足」的理念,結合善心人士之力量,落實三失(失能、失智、失依)老人免費到宅服務,提供關懷訪視、家務服務、電話問安、陪同就醫、協助沐浴、物資協助等服務。期許在全台369個鄉鎮設立愛心天使站,照顧當地的長輩。
   
基金會名稱取自來台行醫三十年的挪威醫師畢嘉士,希望繼承他永不放棄的信念,盡其所能看顧每個生命的尊嚴。
畢嘉士基金會在屏東開展多項長者照護服務,包含:日照、居服、到宅沐浴、共餐等,及打造熟齡者學習和機能訓練的樂齡空間。在非洲馬拉威,則以教育支持、衛生和經濟培力三大面向發展海外服務方案,致力協助人民脫離貧窮循環、免除疾病威脅。
   
   
本會為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宗旨乃為促進、確保和實現失智者人權之保障,結合失智者、家屬及各專業力量共同推動失智症預防、治療及照護工作,提昇失智者及其家屬之生活品質。於2005年唯一代表台灣成為國際失智症協會正式會員, 創立21年來,不斷依需求開發創新失智症服務,提供失智家庭多元支持,並幫助失智者自我發聲,共同為全台失智家庭進行政策倡議以促進福祉!
   
   
天使心家族成立至今20多年,創辦人林照程、蕭雅雯夫婦因兩名極重度和重度身心障礙兒的接續出生,改變原本音樂家生涯方向,轉而投入服務身心障礙者家庭。

家裡有特殊孩童,父母的壓力非一般人能夠想像,根據統計每14個家庭就有1個家庭,面臨照顧愛奇兒的挑戰。這些主要照顧者們長期背負醫療、經濟沉重壓力,同時承擔外界的異樣眼光與錯誤看待,經年累月的壓力,容易使他們慢慢封閉自己的世界,害怕與社會人群接觸。